翻看最新的天下雜誌,提到星光幫現象與建築大師安藤在台灣所引起的旋風;為什麼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議題,在台灣不約而同的引發了廣大的迴響與熱烈的討論?歸納之後發現有兩個共通的理由:第一,網路傳播的無遠弗屆與部落格的傳播效果;第二,就是「衝突」的特質。
Youtube的成功模式,將web2.0的分享精神推升到一個極致,光是從我自己的部落格就不難發現,自從星光幫閃耀起,我幾乎是每兩篇文章就embedded一次他們每個禮拜的代表作。台灣媒體內容傳播速度之快之廣,透過網路影音分享達到了頂顛;這其中固然有版權爭議的隱憂,但對於中視體系而言,眼下網路為他們帶來的宣傳效益似乎遠大於權利歸屬的議題,至於未來會否有所轉向,則有待時間觀察,但這種即時性的節目,由於日後推出影帶銷售的機會不高,效益也有限,因此我個人認為製作單位應該還是站在樂觀其成的立場,畢竟網路是將節目推升的最大功臣。
談到衝突的特質,我很欣賞天下雜誌裡的一段話。東方線上認為,許多爆起的現象,都反映著當時社會所渴望被宣洩的能量,超級星光大道參賽者彼此之間,「既競爭又相互扶持的氣氛」,楊宗緯很「有個性」卻「溫柔」的歌聲,林宥嘉私底下「兒童」到令人無力的情形在舞台上卻又能爆發極限「成熟」的嗓音;這些看似不搭嘎的衝突,也許其實正是許多人心中沒有被滿足的部分。
我對於衝突的說法非常有感觸,認識我很久的朋友大概可以瞭解我再說什麼,所以我想不需要多說自己的部分;只是我想到,其實我並不需要對自己衝突的部分擔心、想要隱藏、想要融合等等,看了這邊文章讓我想到的是,其實很多衝突事物的並存反而能夠帶來超乎想像的力量,只要我自然而然的接受衝突的存在,自信的作自己。你可以看不慣我腦子裡裝的東西,我只是想要努力的表現出我自己的本質,期待有人瞭解,期待共鳴。
- Jun 28 Thu 2007 16:01
衝突的魅力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